close

說也奇怪,中午抵達台北下著大雨,到赤峰街享用「好想吃冰」的素食野菜蛋包飯時,必須撐傘才能行走。

但驅車前往下一站「北投法鼓山農禪寺」時,居然烏雲驟然散去,並有些許天光乍現!

這是姚仁喜建築大師的名作,也是聖嚴法師生前的遺願-水月道場

IMG_7600.jpg

2009年聖嚴法師圓寂之前,在禪定中見到雛形,並給姚仁喜大師「空中花,水中月」的概念。

但還未來的及趕上2012年竣工,聖嚴法師就已圓寂。

也正用這段遺憾,向世人說明「菩提心」不為己,而是為眾生發願。

IMG_7601.jpg

正殿牆上刻有心經經文(當天光線不佳,並無拍攝),後方建築牆上刻有金剛經,

我想當太陽照射經文時,映照在地板上,應該也是非常殊勝的一幕,

可惜當日太陽光不大,期待下回拜訪,能夠有機緣看見。

XDKC7461.JPEG

菩提樹下,佛祖慈祥的打坐,在小角落,不易被發現!

BBEX5546.jpg

除了新建的「水月道場」之外,法鼓山農禪寺是聖嚴法師與東初老人原先修行之地,

還保有聖嚴法師修行的禪房,讓世人紀念,並有紀載當年聖嚴法師的生活趣聞。

IMG_7050.jpg

節錄一段「第五步_養蜂」,是一段不浪費錢財,為自己也為別人添福報的故事:

東老人對於金錢非常精打細算。聖嚴師父擔任《人生》月刊的主編時,

每個月僅二百元的編輯費,用於公務都捉襟見肘。

東老人教師傅,不論買什麼,都要討價還價;

坐火車、巴士,也都要少花一點錢。

他說:「能夠少花,就等於為常住增產,

為施主惜福;能夠使商人減價,就等於成就商人布施種福」

就連後來師父閉關、留學,遇到經濟困境時,老和尚都默不作聲。

這一點讓師傅受用不盡,

他說:「東初老人對我最大的恩惠,是用養蜂式的教育方式培養我。」

IMG_7154.jpg

除了能夠拍美照、學習聖嚴法師的修行歷程之外,還有法鼓書房的實體商店

可以購買文創好物,蘿蔓生蔡以布施的心自己買了「大悲心起 帆布包」(280元)

以及「藥師經」(70元)抄經本,準備寫好放在住家佛堂,保平安。

願大家都能在水月道場,找到屬於自己的菩提心

 

法鼓山網路心靈書店:https://www.ddc.com.tw/

北投法鼓山

農禪寺・水月道場

地址: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巷89號

時間:週一~週日 9:00~16:30

電話:02 2893 3161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蘿蔓生蔡 的頭像
    蘿蔓生蔡

    蘿蔓生蔡的旅讀日記

    蘿蔓生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