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仙寺俗稱「舊巖」,碧雲寺俗稱「新巖」都是位在台南白河關仔嶺,與著名景點「水火同源」在同一條路上,因此慕名而來的旅客,可以三個願望一次滿足的參拜走訪。
康熙年間參撤禪師從中國福建迎奉一尊觀音佛祖,途經此處休息後準備啟行,觀音佛祖卻無法移動,便於此處結茅定居。
大仙寺在三百年來幾經變動,歷經多次整修,才得以讓我們至今還能前往參拜此一香火綿延的古剎。
據紀載,大正四年(西元1915年)地方名人廖炭居士與許多善士募款改建大雄寶殿,形式仿日本奈良大佛殿。大正六年(1917年),迎來京都妙心寺阿彌陀佛像。
難怪走入第一個山門時,廣大腹地與兩旁植栽,與日本佛寺氛圍激進相似!
第二個山門是民國39年建造,
對聯題字「佛法無象現妙象,門通十方無去來」。
自解典故應該出自金剛經,若有偏誤還請指正:
上聯化用:
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闡述佛法不著相,但又妙不可言。
下聯化用
「無所從來。亦無所去。故名如來。」此門可通往十方,但到最後也是「如來」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。
另一面門額則是「海天佛地」
穿越山門,便可望見阿彌陀佛碑矗立中央,殊勝之觀油然而生
大仙寺正殿「大雄寶殿」於民國107年開始修復,歷經三年於今年(民國110年)1月整新完畢
大雄寶殿內,主奉世尊釋迦摩尼佛,並有臨濟宗本山京都妙心寺的阿彌陀佛立像及印度白玉佛像。
並有世尊的弟子「阿難」及「摩訶迦葉」
大雄寶殿後為「韋馱菩薩」,菩薩身後是名家潘麗水所畫的「大悲出相圖」,將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(俗稱大悲咒)的八十四句咒語擬像表現。唸完所有尊者的名字,也正好唸完一次大悲咒。
韋馱菩薩兩旁的紅柱上,也是不可錯過的珍貴文物,上面刻有文殊菩薩降魔杵偈
「石火電光能幾何,可憐恩愛受奔波,皮乾尚戀資財廣,黃瘦猶貪酒色多,
夕死朝生那傾息,心魂追去見閻羅,糸毫罪業從頭數,文簿分明定不蹉,
差送鐵床桐柱獄,言聲哀告苦吟哦,我今悔恨修行晚,免死輪迴變馬騾,
累世業冤因自昧,未能成佛豈由他,人人有個真如性,生死誰能肯練磨。」
另一邊石柱上刻著「楊枝貝葉法與繽紛」,楊枝貝葉是什麼呢?
楊枝讓人直覺聯想香港的楊枝甘露,但其實楊枝又叫齒木,是磨齒刮舌之木片,也就是所謂的牙刷
藥師經中有一段「晨嚼齒木,澡漱清境」,齒木就是楊枝。觀音菩薩手上拿的也是楊枝。
貝葉則是古印度人書寫的工具,相傳還未有紙的時候,佛經是寫在貝葉上的,正是著名的「貝葉經」
轉過身後,便是觀音寶殿,歷經白河大地震後重建。
並有書法家于右任墨筆楹聯「大寺莊嚴即此是人間淨土,仙山縹渺休再覓心外靈泉」
觀音寶殿兩旁的桂花樹,綠意盎然,香味撲鼻
最後一殿則是民國92年重建的三寶殿,檜木造大殿氣派莊嚴,供奉阿彌陀佛、釋迦摩尼佛、藥師佛。
目前不開放入店內參拜,僅能於殿外遠觀。
最後要提醒參訪香客,若體質敏感,別誤入大門右方的各寶塔,內有先人遺骨,下圖也是舊式寶塔,也勿打擾先人清修
白河大仙寺 資訊
地址:台南市白河區1號
電話:06-285-6143
開放時間:週一~週五06:00~17:00